咨询电话:15045085613
图片1
图片2
图片3
图片5
  
当前位置:首页 >
两会观察 | 王振耀:新质生产力推动中国公益事业更进一筹
来源:本站原创 | 发布人:admin | 发布时间:2024-03-14 | 浏览次数:4450 

导语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了政府工作报告,公布了一系列民生改善举措,其中涉及新质生产力的内容备受关注。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理事长王振耀表示,202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涵盖的就业、医疗、教育、养老等民生领域,为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释放了积极信号。慈善法的修订和民政部门的积极贯彻,将激发公益慈善事业的更大活力。这份“民生清单”不仅展现了政府对民生的高度重视,也为公益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值得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和期待。


来源:华夏时报


微信截图_20240314140204.jpg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理事长 王振耀



3月5日9时,国务院总理李强代表国务院,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一系列“民生清单”就此呈现。


这份“清单”对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释放出什么信号?如何理解新质生产力与公益事业的关系?哪些具体领域值得关注?《华夏时报》记者专访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理事长王振耀,对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公益慈善民生的部分内容进行解读。


王振耀告诉记者:“政府工作报告涵盖了就业、医疗、教育、养老、儿童福利、应急救灾、乡村振兴等方方面面,这一揽子举措对公益慈善民生释放出了非常积极的信号,结合慈善法的修订、结合民政部门积极贯彻的动态,公益慈善事业会大受鼓舞。”


新质生产力与公益慈善密切相关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自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首次提出以来,热议不断。


作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热词之一,如何看待新质生产力与公益慈善事业的关系?


“首先,新质生产力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它不是简单、空洞的一种概念,它是要产生出新的工具、新的技术、新的理念,要致力于解决非常复杂的社会问题的。”王振耀认为,在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我们应该看到公益慈善事业与新质生产力密切相关,尤其是公益从业者,不能把新质生产力狭义地理解为一种科技元素,而要认识到各种各样的公益性、服务性的内容、项目、创意、使用工具等,都与新质生产力挂钩。


同时,他指出,公益事业既是诱发和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动力,也是新质生产力的应用之地。开发新质生产力,需要很强的人文精神和公益情怀,没有公益慈善、社会责任,没有社会理念的具体化,当前不可能开发出这么多智能产品。


“尤其是社会组织,已经成为新的生产力要素。”他向记者强调,使命型的社会组织在提供就业机会、创造社会价值、引领社会创新方面大有可为,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益慈善事业如何着手追寻新质生产力?


不刻意拔高,从小事和细腻之处切入是要点。王振耀以2015年比尔·盖茨试喝由粪污处理装置处理后的“粪水”为例。当时,水污染导致数以百万计的非洲儿童因感染痢疾死去,水清洁问题正在成为关乎发展中国家人口生命健康的关键。为了从源头掐灭水污染导致的痢疾传播可能,让更多孩子喝上安全健康的水,盖茨基金会资助研究可以直接饮用的水的“新型厕所”被提上议程,并最终找到了能处理“粪污水”的粪污处理装置解决方案。据悉,该机器不仅能在处理粪污时生产出足够的能量维持自身运转,同时也能将粪便中的有害病原体杀死,并将剩下的物质转化成清洁水、电力和肥料等有经济价值的产品。


“厕所是我们身边的‘小事’,也是个大产业,这种应用就是新质生产力。再比如,在学校厕所里放一卷纸是小事,难吗?太难了!所以今天,在新质生产力面前,我们有很高的道德水准,有很好的道德情操还不够,我们需要调整理念,要充分关注民生,关注身边小事。怎么解决耳蜗问题、拐杖问题、轮椅问题、老人洗澡问题等等,用公益慈善的情怀发现这些小问题,才能不断激发新质生产力,才能使之得以广泛应用。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体制性保障的建立完善,知识领域要紧随其后。”王振耀说。


救灾领域发展的利好之年


根据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财政政策加力提效,加强重点领域支出保障,全年新增税费优惠超过2.2万亿元,增发1万亿元国债支持灾后恢复重建、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有效应对海河等流域特大洪涝灾害,做好甘肃积石山地震等抢险救援,加强灾后恢复重建。


王振耀称,这一万亿元的投入对防灾减灾起到了很大作用,给各种装备的开发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应急救灾响应速度加快,救灾协同进一步加强,数字化工具创新救灾模式等也是2023年救灾工作中的亮点。但依然存在不足——理念先行是关键


“在2008年汶川地震时,德国已经实现智能化帐篷的应用了,一个帐篷就相当于一个‘战地医院’,但我们到今天在救援救灾装备方面还能看到差距,除了发明创造上要继续加把劲,更重要的是理念不到位。”王振耀称,帐篷在民生领域的应用空间非常广阔,而装备升级和应用的前提是理念性改革,这就需要新质生产力的参与和介入。随着极端性气候出现频次的增多,防灾减灾抗灾能力亟须提升,对新质生产力的需求是非常紧迫、非常实在的。


2024年政府工作任务明确指出:“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带动放大效应,重点支持科技创新、新型基础设施、节能减排降碳,加强民生等经济社会薄弱领域补短板,推进防洪排涝抗灾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夯实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基层基础,增强应急处置能力。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加强重点行业领域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压实各方责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做好洪涝干旱、森林草原火灾、地质灾害、地震等防范应对,加强气象服务。”


2024年,救灾领域会带来一场非常广泛而重大的提升。”王振耀认为,防抗救一体化的新机制已经建立,去年慈善法新增应急慈善专章,国家又在宏观政策中作出进一步规范,这意味着未来国家在救灾减灾防灾领域将作出更多部署,以应对气候变化等,在这一领域也会有更多新质生产力的运用场景——“这不是一般的利好,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


基层慈善是大势所趋


党的十八大以来,“小社区”持续书写着中国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提升的“大文章”,多元主体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不断形成。


2023年,中国社区慈善服务体系日趋完善,社区慈善资源渠道不断拓宽、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发展,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例如,河南省鲁山县创建了人人参与的全民慈善“鲁山模式”,以慈善协会系统为枢纽,实现贯通村乡县三级的慈善网络,并充分动员专家、能人和乡贤力量,以不同的形式参与乡村善治。“2022年,我们呼吁鲁山县一人一月捐一元,当时以为阻力会很大,因为大家并不富裕,还曾经因缴纳公共卫生费闹过矛盾。一人一月捐一元,一家三口一年就要捐36块钱,没想到很多人拿着50块、100块去捐。前年一年捐了2000多万,去年又是2000多万。大家深刻认识到了老百姓的力量,所以我们常常感慨地说,伟大的中国农民,怎么这么实在!”


从“鲁山模式”中不难看出,基层慈善与社会信任的强关联性。王振耀称,随着捐赠热情的高涨,鲁山村民的关注点也发生了变化:村里的事怎么干、捐的钱怎么花、怎么搞建设。现在党风、社会风气都变好了,群众社会治理参与度也高了,“这就是中国老百姓的善”。


2024年,“推动养老、育幼、家政等服务扩容提质,支持社会力量提供社区服务”“加强城乡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加大农村养老服务补短板力度”“强化城乡社区服务功能。引导支持社会组织、人道救助、志愿服务、公益慈善等健康发展。保障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合法权益。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推动信访工作法治化”等,将进一步推动和完善基层善治。


事实上,不论是提及社区治理还是防灾减灾等,都不乏“基层”因子,基层慈善是大势所趋毋庸置疑,对稳固社会信任有重要作用。


“要提醒的是,就社会信任谈社会信任不可取,只有把大量的公益慈善事业、公众的社会福利制度、服务体系都建立完善之后,社会信任才有良好的机制性保障,才会随着整个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和社会服务体系的健全,而水涨船高。”


基层慈善之外,王振耀还强调,公益慈善要继续关注“一老一小”这一民生保障的重点,在高质量发展阶段,公益慈善的作用和功能也将随着“一老一小”事业的发展完善,得到进一步体现。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为中国慈善事业取得更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描绘了良好的发展前景。”王振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