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省民政厅、省委社会工作部联合印发了《四川省社区慈善发展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引》),为回答社区慈善是什么、做什么、谁来做、怎样发展、如何监管等问题提供说明指南和实操手册。南方周末公益研究中心就《指引》为当地社区慈善带来的影响以及成都社区慈善的发展现状与成都公益慈善联合会会长、南方周末公益研究中心智库专家周晓翔深入交流,他认为四川特别是成都社区慈善的发展基本呈现一条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符合特大城市治理规律的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新路径,但仍面临各地域资源禀赋、社会组织、居民认知发展不均衡的问题。
南方周末:你觉得《四川省社区慈善发展指引(试行)》的亮点在哪些方面?
周晓翔:首先,本次《指引》最大的亮点是由四川省委社会工作部与四川省民政厅联合发文。过往公益慈善方面的文件都是以民政部门为主指导发文,而这次联合发文体现了四川省对社区慈善的理解和定位已经不再局限于民政系统的层面,这也是四川在社区营造和发展治理方面总结成都经验后得出的结论,早在2017年四川省委就同意成都在全国率先设立市委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委员会,一直以来系统地探索和推进城乡社区发展和治理改革。
其次《指引》的各条指导性很强,从社区的基本概念、主要参与主体、主要工作内容、基本工作路径和机制,到慈善资源、社区基金、乃至慈善监督等方方面面都做了原则性和操作性的规范,对四川省发展社区慈善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为全国接下来推进社区慈善发展提供了借鉴。
南方周末:《指引》的发布对当地社区慈善的发展将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
周晓翔:《指引》对四川社区慈善事业的发展是一大“利好”,为四川省各级民政及各级新组建的社会工作部都提供了一个开展社区慈善工作的基本遵循。同时其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即便是“依葫芦画瓢”,操作起来也不会有大的偏差。
当然,面临的挑战仍然是很明显的,首先是地区发展不平衡。当前仍有不少县、乡(镇)对社区慈善的基本认知还不到位,若要“一步到位”地按照《指引》来开展工作,想做出预想的成效也有一定难度。其次是资源不平衡。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的资源禀赋不同,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的资源禀赋也不同,即便是有着相近的资源禀赋,在推进社区慈善的工作中也受实际工作者对开发资源的能力差异而导致实际效果的偏差。三是社会组织发展不平衡。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观察到有的社区常年有十余家社会组织提供服务,而有的社区只能依靠自己。作为社区慈善重要的参与力量,社会组织尤其是从事社区服务的社区社会组织在各地发展很不均衡,在客观上也给由“谁来做”造成了不少的困难。
最后就是社区居民对于慈善的认知和意识差异较大。居民作为重要的志愿活动参与者、社区服务和慈善资源的提供者、慈善文化的传播者、慈善氛围的营造者,同时也是慈善活动的监督者,其对社区慈善的认知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各项工作的开展。
南方周末:本次指引强调了要建立健全慈善监管制度措施,你觉得对于社区慈善的发展如何平衡透明度与运行效率的问题?
周晓翔:《指引》中专列了“社区慈善监管”的章节,这是慈善的本质要求。文件中提到的慈善监管主要从信息公开、群众监督和政府监管三块内容出发,这既是抓住了慈善监管的“牛鼻子”,又对实际工作提出了较高要求。特别是既要做到公开公正、依法合规,又要适应社区慈善对效率的高要求。要平衡好此间的关系,对实际操作者和相关机构,尤其是对平台型机构的工作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既要及时收集和反馈社区不断变化的需求,及时满足不同层级群众的各类服务,还要及时披露相关信息,接受各种检查和评估。我认为这需要形成系统的解决方案,通过基层社会组织根据社区的实际需求,设置符合社区的“简易流程”或者在工作流程上设置“绿色通道”。
南方周末:在你的观察中成都市社区慈善的发展探索形成了哪些有效的模式和方法?
周晓翔:目前,成都的社区慈善基本呈现一条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符合特大城市治理规律的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新路径,总结来看主要通过以下八个方面来实现:
第一,倡导慈善文化,融入社区治理。成都市在开启社区营造之初就开始关注、布局社区慈善文化。多年来成都市慈善总会等慈善力量一直在社区治理方面加大投入,通过慈善社区、慈善项目、慈善志愿者的评选、表彰,将慈善文化融入社区治理的各个环节。
第二,调动慈善资源,叠加社区服务。成都的社区服务经费主要来源于市政府依据社区常住人口匹配的“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资金”,由于社区人口基数不确定,加之社区需求多元,覆盖服务困难大,导致社区服务资金难以满足实际情况。而慈善力量的加入,在政府公共服务的基础上起到了雪中送炭和拾遗补缺的作用。以成都社区治理的“社工+慈善”为例,通过社工对社区困难群众的精准需求评估,形成八类共六十项指标的评估档案,并按需求对接救助资源,实现困难群众需求与政府救助资源、社会慈善资源高效精准对接。
第三,筹集慈善资金,支持社会组织。目前,成都市慈善总会等慈善组织筹集的慈善资金,九成以上都通过项目和活动,或通过支持社区社会组织下沉到各类社区。据不完全统计,通过这种渠道进入社区提供服务的社会组织有2万余家,开展的各类活动和服务有10万多场次,累计投入资金约6亿元。慈善组织其动员作用、平台作用、监督作用已经在成都充分显现。
第四,加强专业培训,强化人才队伍。成都市慈善总会和成都社区、社会组织、社工服务中心(“三社中心”)联合多家机构开展人才培训,为提升社区慈善力量的能力和服务水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社区也通过培育自组织、志愿服务组织、居民骨干的方式,提升社区居民用慈善的方式助力社区治理的能力。如成都市爱有戏社区发展中心的友邻学社起源于社区骨干培训班,金牛区社区发展基金会举办的“社区书记培训班”也颇受欢迎。
第五,发展社区基金,激发内生动力。在各个社区设立社区基金,因势利导挖掘在地资源,社区基金是为社区建设提供资金、智力和专业服务的支持平台,同时也为发展社区慈善事业提供了合法、便捷、透明的筹资渠道。据不完全统计,成都市慈善总会和各个市县社区基金会(慈善会)共成立发起了939家社区基金,绝大部分已成为社区治理中各类公益慈善项目资金的主要供给者。
第六,规范项目管理,提升服务质量。成都在资源下沉、引导社会组织到社区提供慈善服务,利用第三方的力量推进规范项目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同时不断优化社会组织等级评估指标,提升社会组织的综合管理能力,5年来,共有1116家社会组织参与等级评估,其中达到5A评级共有180家,83%的社会组织获评3A以上等级。
第七,探索参与机制,坚持共建共享。“民齐者强”“上下同欲者胜”,成都通过项目大赛、公益创投、成都好人评选、最美志愿者,最美社工、公益慈善论坛、交流会等多种形式,拓宽参与渠道,鼓励社工、社会组织融入社区治理,引导和参与公共议题决策。
第八,壮大志愿队伍,创新志愿服务。成都已经形成252万注册志愿者的规模,其中青年志愿者150余万,老年志愿者2.5万,慈善志愿者50余万,科技志愿者15万。许多本地企业也将志愿服务列入本单位重要的工作内容,郫都区民政局、建设银行等单位也在开始探索创新志愿服务的“时间银行”互助养老。
南方周末:你认为社区慈善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周晓翔:社区慈善的核心问题在于如何解决好在地资源与在地需求匹配与链接的问题。在地资源包括在地的企业(商家)、驻地单位、社区居民的资金、物质、技能、时间等;在地需求包括辖区居民、业主、租客的需求,包括老人、孩子、残疾人、贫困户的生活、学习、工作,身体、心理等。将这些需求和可用的资源进行有效地链接和匹配,形成互动、互助、互补是社区慈善的核心问题。这些问题解决好了,社区慈善与其他公益慈善的区别也就明显了。
南方周末:你认为未来社区慈善将在中国慈善事业发展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周晓翔:对老百姓来说,可触、可感的事更容易接受,也更愿意参与,社区慈善很好地满足了这些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社区慈善扮演了中国慈善事业发展基石的作用。慈善事业离不开参与,只有参与者众多,事业发展壮大才有可能。所以,发展好社区慈善,就是抓住了发展慈善事业的“牛鼻子”,是夯实中国慈善事业的基石。
南方周末:关于社区慈善的下一步发展,您还有哪些建议?
周晓翔:下一步,对于发展好社区慈善工作要着力抓好几项工作:
一是要高度认识社区慈善在社区治理和社区发展中的作用。慈善不再仅仅是社会保障与社会救助的补充,而是第三次分配乃至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不少地方此项工作进展不如意的重要原因是领导认识不到位,觉得社区慈善可有可无,是补充是配角。
二是政府应当提供必要的支持。这是中国特色慈善事业的性质决定的,既不能放任自流、不管不问,也不要到处插手、管天管地。
三是要大力扶持慈善组织、弘扬慈善精神,倡导慈善文化,营造慈善氛围。目前。全国社会组织尤其是慈善组织发展出现停滞甚至下降的苗头,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四是要在具体政策上落实国家对捐赠人的扶持措施。比如慈善信托、慈善捐赠的税收优惠措施要落实到位,让捐赠人能够方便、快捷地享受,激活公众捐款的积极性,为慈善成为公众的生活习惯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