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15045085613
图片1
图片2
图片3
图片5
  
当前位置:首页 >
守正创新 推动新时代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本站原创 | 发布人:admin | 发布时间:2024-11-30 | 浏览次数:1222 

东润公益基金会理事长、中华慈善总会名誉副会长 孔东梅

640.jpg

        中华慈善总会作为我国公益慈善领域的领航者,三十载风雨兼程,始终充分发挥行业示范引领效应,以无私的奉献和不懈的努力,见证并推动着我国慈善事业的飞速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要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慈善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助力民生保障、促进社会和谐、推动共同富裕中具有重要意义。如今,我国慈善事业迅猛发展,慈善理念深入传播,慈善行为蔚然成风,有力推动着社会的文明进步。作为我国慈善事业的先行者与开拓者,中华慈善总会所取得的辉煌与成就,有目共睹,催人奋进。

        30年前,新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综合慈善组织——中华慈善总会成立。此举犹如春风化雨,激活了全国慈善事业的盎然生机。多年来,中华慈善总会以实际行动践行人道主义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递温暖与希望,彰显持久坚定的公益力量。

        中华慈善总会广泛动员社会各界爱心力量,多方筹措慈善款物,大力实施慈善项目,形成了一个遍布全国、规模庞大的慈善援助网络。截至2023年底,中华慈善总会共募集慈善款物价值1600亿余元,使数千万困难群众得到不同形式的救助,成为增强民生保障、推动慈善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与此同时,中华慈善总会秉持开放合作理念,与港澳台及海外公益慈善机构携手并肩,共谋善举,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展现了我国慈善组织的国际风采与责任担当。中华慈善总会始终根植于中华慈善文化的沃土,紧跟时代发展脉搏,为我国慈善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中华慈善总会的发展历程,是我国慈善事业繁荣发展的生动写照。当前,慈善事业已从传统慈善走向现代慈善,从狭义的济困慈善走向全面助力社会进步的广义慈善。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慈善事业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要求,“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事业,改善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把慈善事业作为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鼓励社会各界投身公益慈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支持发展公益慈善事业”。今年9月,新修改的慈善法正式实施,在其引领、规范和保障下,慈善行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重大机遇。这些战略部署彰显了党中央对于公益慈善事业的高度重视和肯定,为行业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和信心。

        以中华慈善总会为代表的全国慈善组织齐心合力,勇于担当,充分发挥慈善事业在第三次分配中的作用。我国慈善组织健康有序运行,坚持守正创新,行稳致远,在灾害救助、教育帮扶、乡村振兴、生态保护、碳中和、可持续发展、基础科学等领域发挥着积极作用。一方面,慈善行业要坚持“守正”,即坚守慈善事业的初心,牢记服务社会的使命。另一方面,创新是慈善事业长远发展的根本动力,慈善工作只有在守正的基础上,不断改革创新,才能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永葆事业长盛不衰。

        慈善行业通过科技赋能、跨界融合等手段,不断探索慈善服务的新模式、新途径,提升慈善项目的精准执行与社会影响力。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科技创新的迅猛发展,为我国慈善文明传播和慈善事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和内驱力。从助力消除贫困到提供高质量发展、环境保护、促进健康事业等方面,科技在慈善领域的应用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解决社会问题的重要手段。与国家发展同频,与经济建设偕行,与科技创新融合,我国新时代慈善事业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之路。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也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社会问题,加速推进可持续发展成为人类急切呼唤的重大命题。在技术进步与社会思潮的推动下,慈善事业展现出无限可能,人人慈善、技术为善、科技向善的发展态势日趋流行。然而,不论技术如何革新、社会发展到哪个阶段,慈善的本质始终不变——那就是对人类福祉的关注,对善心善行的珍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慈善事业是一项全民的事业,必须充分激发全民的爱心、调动全社会的热情,使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和参与慈善事业”。在迈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最艰巨的任务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慈善组织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在脱贫攻坚期间,全国慈善组织每年用于扶贫济困的支出超过500亿元,为脱贫攻坚提供了有力支持。乡村振兴事业是最大的公益,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党的二十大的战略部署,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底层逻辑。慈善界正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由“输血”向“造血”帮扶转变,增强乡村内生动力,带领更多群众走上共同富裕之路。

        乡村振兴,人才是第一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实践证明,人才振兴是解决永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乡村振兴最终要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教育具有改变命运的力量,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之一,就是“确保包容和公平的优质教育”。我国乡村学生人数占义务教育总人数的60%,对乡村儿童青少年进行教育帮扶,产生的正面影响是极为深远的。东润公益基金会成立于2015年,在民政部和慈善总会的引领和指导下,我们大力探索教育公益可持续发展,在乡村教育发展、人才振兴等领域深入开展项目,为乡村振兴赋能增效。

        我们长期协同联动社会各界力量,重点关注和支持边远地区、红色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教育发展,让乡村儿童青少年有机会享有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并提供奖学金、艺术、体育、心理教育等多维度支持,充分激发他们的潜能,提升综合素养,帮助他们自信乐观成长,助力教育公平化、个性化、智慧化发展。

        此外,东润还全力参与灾害援助工作,在救灾、抗疫等重大事件中,我们第一时间启动快速响应机制。在甘肃积石山地震、京津冀水灾、河南山西水灾、土耳其地震等灾难面前,多次携手中华慈善总会,紧急捐赠驰援灾区,全力以赴开展救援工作。9年来,东润公益基金会在支持乡村振兴、援藏援疆、应急救灾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我们的慈善项目已覆盖全国324个县,其中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已实现全覆盖。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时期,人类社会发展又一次来到历史的十字路口。以公益慈善的力量助力社会发展,是我们面对时代考验的一份答卷。未来,期待中华慈善总会继续发挥引领作用,探索社会可持续发展新路径,共同推动新时代公益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