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有嘱托·民政牵挂——救在身边
黑龙江省各级各地民政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重要指示和第十五次全国民政会议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第二十次全省民政会议部署要求,研究安排具体落实举措,大力推进龙江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各地民政局主要负责同志紧紧围绕更好发挥社会救助保基本、防风险、促发展功能作用,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总结基层实践经验,谈思路、谋新篇、开新局。
今天,一起来看双鸭山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赵红谈推进社会救助事业高质量发展。
双鸭山市凝心聚力担使命 精准施策惠民生
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肩负着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使命。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重要指示和第十五次全国民政会议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第二十次全省民政会议部署要求,围绕“政策精准落实、救助体系联动、数字赋能增效”三条主线推动全市社会救助工作向更高水平迈进。
强化政策落实,筑牢民生保障根基
救助政策的有效落实是兜底保障工作的核心任务。一方面全面推动落实黑龙江省低收入人口认定实施办法,在保障好低保对象、特困供养人员基本生活基础上,全面开展低保边缘家庭、刚性支出困难家庭认定,强化常态化救助帮扶,完善动态监测机制,确保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另一方面对于特困供养照料服务,我们将按照省厅的服务指引,进一步明确服务内容、流程和标准,让照料服务更加规范和贴心。加强对集中供养机构的监管,提升服务质量,确保特困人员生活有保障、照料有质量。同时,积极探索多元化的照料服务模式,引入社会力量参与,满足特困人员个性化的需求。
凝聚多方合力,构建大救助格局
合力救助是提升民政服务效能的重要途径。在内部,我们整合养老、孤儿、残疾、慈善等业务板块的协同力量,形成救助合力,为特殊困难群体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救助服务。例如,在养老服务方面,结合困难群众生活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助浴和助餐服务;通过慈善力量,为困难群众提供更多的就医和就学方面的帮扶和支持。在外部,我们将积极与医保、就业、教育、住建等部门沟通协调,建立健全信息共享、协同联动的工作机制,打破部门壁垒,形成帮扶合力,共同解决困难群众在医疗、就业、教育、住房等方面的实际问题。例如,与就业部门协作,帮助有劳动能力的困难群众获得就业帮扶;与妇联部门配合对低收入家庭妇女进行帮助和给予爱心慰藉。
推进数字赋能,提升救助服务水平
数字技术的应用是提升民政服务效率和精准度的关键手段。一是与市大数据局深入研究数字赋能事项,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优化民政业务流程,打造帮扶需求对接平台,增加咨询申请渠道,提高救助服务质量。二是运用好省社会救助经办服务系统和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系统,整合民政业务数据,进行数据共享和比对,加强与车辆、房产等部门的合作,精准识别困难群众,提高救助的精准度和效率。同时,利用好省系统和市大数据平台,实现数据的集中管理和分析,找准困难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有效保障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曙光满路,重任在肩,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民政厅指示,带领市民政系统全体工作人员,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务实的作风,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不断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持续答好救助领域“民生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