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十个“中华慈善日”来临之际,为切实解决特殊困难群体冬季保暖难题,黑龙江省桑榆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积极发挥资源链接优势,成功联动黑龙江省慈善总会,开展“汇聚向善力量,共创美好生活”棉衣棉裤捐赠活动,为辖区内建筑、铁东、通天、和平四个街道的特殊困难群体及精神障碍康复会员共计60余人每人一套御寒衣物,其中有两名特殊困境儿童,我们为孩子准备了儿童棉衣、棉帽、棉鞋、书包及学习用品,以公益行动践行慈善初心,让温暖在初秋提前抵达。
活动现场,一件件崭新的棉衣棉裤整齐码放,社工与志愿者们耐心协助受助者试穿衣物,细致调整尺寸,确保每一件衣物都合身保暖。“这棉衣又软又厚实,今年冬天再也不怕冷了!”一位患有肢体残疾的受助者捧着新棉衣,脸上露出了踏实的笑容。此次捐赠的60余套衣物,均经过精心挑选,兼顾保暖性与实用性,从款式到尺码充分适配不同受助者的需求,切实将慈善关怀落到实处。
活动仪式上,黑龙江省桑榆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王理事长结合中华慈善日“汇聚向善力量,共创美好生活”的主题发表讲话。他动情地提到:“我们服务的群体中,有因重病拖垮家庭的‘因病致贫’者,有从小与残疾相伴的‘先天困境’者,虽然大家面临着不同的生活挑战,但‘弱’不等于‘困’,更不代表‘止步’。”他鼓励在场受助者:“困难是暂时的,希望大家能主动学习实用知识、掌握一技之长,无论是简单的手工制作,还是基础的数字技能,都能成为改变生活的‘钥匙’,一步步提高生活质量,活出自己的价值。”
为了让“授人以渔”的帮扶理念落地,桑榆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此次捐赠活动中进一步拓展帮扶维度,邀请到技工学校的王校长,王校长向困难群体表示:“学校会结合大家的实际需求定制课程,中式面点、家政服务、计算机基础这些实用内容都会涵盖,我们会用‘理论+实操’的教学模式,把真技术、好方法教给大家,让每个人都能学到一技之长,靠自己的双手创造更好的生活。”后续,中心将联合学校,精准对接特殊困难群体及精神障碍康复会员的兴趣与需求,推进“技能帮扶专属课程”落地,帮助大家掌握可变现的技能,从“被动接受帮扶”转向“主动创造生活”,真正实现“输血”与“造血”相结合的长效帮扶。
此次中华慈善日活动,是桑榆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长期致力于社会公益事业的一个缩影。中心一直关注特殊困难群体的生活状况,积极链接社会资源,通过各种形式的帮扶活动,切实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增强他们面对生活的信心。
下一步,桑榆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将继续深入了解特殊困难家庭和精神障碍康复会员的需求,持续开展多样化的帮扶活动,扩大慈善覆盖面,让更多的弱势群体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助力构建更加和谐美好的社会。
来源:香坊区桑榆为老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