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省社会捐赠服务中心围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围绕“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和省委、省政府“精准扶贫”决策部署,围绕“切实发挥社会救助兜底保障作用”的民政重点工作,全力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理念,深化细化实化“五抓”思路,推动慈善捐赠事业高质量发展。年度新增冠名基金3个,年度捐赠收入15663万元,其中抗癌赠药项目药品折价15200万元,限定性收入392.85万元,非限定性收入4.06万元,物资收入66.53万元;年度开展慈善项目百余个,慈善活动款物支出合计15809万元,较好地发挥了社会救助兜底保障作用。
一、2019年工作情况
(一)坚持以党的政治生态建设为统领,全面落实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
将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生民政工作重要论述的学习,贯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始终。先后结合主题教育活动,召开动员大会和专题研讨会5次,邀请主管厅长王世成同志进行“不忘初心使命,书写时代芳华”的党课授课活动,参与省民政厅组织的主题演讲,制定本单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集中学习和党员自学计划,深入扶贫村和捐赠药品发放处进行受助对象贫困状况调研等。
按照“加强社会组织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指示精神和黑龙江省社会组织综合党委的任务部署,我们经批准建立省慈善总会党支部,与捐赠中心党支部联合开展党建工作,年度召开全体党员大会4次,支委会13次,组织生活会1次,民主生活会1次,讲党课8次,结合业务工作特点组织开展党日活动12次,形成了支部抓党建的特色。
(二)坚持以“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为导向,创新开展扶贫济困和脱贫攻坚项目
1、自主设计开展扶贫济困项目
实施“照亮回家路”温暖扶贫行动,为桦川县创业乡丰年村和万升村、明水县树人乡对面城村、香坊区成高子镇民强村铺设太阳能路灯119盏;在香坊区成高子镇民强村开展“村屯扶助”行动,为方便村民用水,投入资金15.2万元,进行了自来水房建设和加压安装工程;资助桦川县创业乡丰年村10万元,开展“爱心超市”、“德善之家建设”和困难群众帮扶行动;按照省民政厅《关于引导全省社会组织参与扶贫系列活动实施方案》的工作部署,省慈善总会采购贫困户种植的农产品共计18万元;开展“接力爱”和“宏心基金”等关爱特困群体和重症患者的扶贫行动,投入资金38万元,为特困群体提供生活资助、义诊筛查和就医报销。
2、联合各地市慈善会开展脱贫攻坚项目
倡导全省慈善会系统积极投身脱贫攻坚,拨付资金百余万元,联合佳木斯市慈善总会、绥化市慈善总会、鹤岗市慈善总会、绥化青冈县慈善总会、绥化兰西县慈善总会、加格达奇区慈善协会、鸡西滴道区慈善会、佳木斯汤原县慈善总会、海林市慈善协会开展了“平安福(扶)”、“及时救扶”、“慈善口粮送温暖”、“暖阳计划”、“金秋助学”、“情暖万家”等慈善扶贫项目。
(三)坚持以“满足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思想,开展慈善应急救助和项目品牌建设
1、做好灾害应急捐赠工作
为积极投身我省洪涝灾害救助工作,我们开通捐赠热线,在生活报、黑龙江新闻广播、龙头新闻、新闻夜航节目、新闻法治在线频道持续发布捐赠渠道,与国美黑天鹅电器联合开展“抗洪救灾爱心募捐”活动,接收抗洪捐赠款物12.09万元,建立并为灾后救急基金注资485万元,用于救灾及灾后重建工作;深入灾区一线,发放价值20余万元救灾物资和一万斤大米,向全省慈善会系统发出通知,号召协调联动援建灾区。
2、为特殊群体量身打造服务项目
为失独老人举办“除夕夜宴”、“慈善音乐会”、“庆三八·花样女人”、“情有独钟文化沙龙”活动;为血友病患者发起“友爱·友希望”、“为爱发声音乐会”活动;为留守儿童开展“爱心午餐”、“共享爱的阳光”、“心手相牵助成长”等系列活动,形成品牌效应,慈善品牌和慈善项目的社会认知度不断提升。
(四)坚持以“厚植群众基础”为原则,全面提升慈善事业的社会影响力
扩大宣传影响。生活报《慈善公益专版》开办以来,累计刊发百余期,年初至今刊发40余期。在生活报“慈善专版”、省内各大媒体以及总会门户网站、微信客户端推送慈善信息,系统展现我省慈善事业在助力精准扶贫、服务改善民生方面取得的新成果。
发动社会力量。黑龙江省慈善总会与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直属机关工委、省教育厅等9家单位联合印发《关于在全社会共同倡导和广泛开展“一张纸献爱心行动”的通知》,号召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和家庭收集旧纸张和书刊,将售卖所得款项捐赠给贫困先心病、白血病儿童,推进了全社会志愿服务事业和慈善事业的发展。
搭建志愿服务平台。组建志愿服务队36支,2019年内新增队伍4支(共计980人),打造了“雷锋车队”、“群英汇”、“天德”、“儿童医院”等一批优秀的志愿服务队伍,发起“雷锋月”、“爱心送考”、“智能手机助老讲座”、“迎六一”等系列活动。